4月2日,川普政府根據1977年通過的《國際緊急經濟權立法》(IEEPA)宣布新的對等關稅政策,將針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基準關稅,同時針對部分被認定對美國商品設有高額關稅、貿易壁壘或相關成本的國家,進一步調高其進口商品的稅額。
美國自行車產業主要供應國將面臨的針對性稅額如下:
- 中國:34%
- 越南:46%
- 台灣:32%
- 日本:24%
- 泰國:36%
- 歐盟:20%
- 印尼:32%
- 馬來西亞:24%
- 柬埔寨:46%
- 印度:26%
中國佔美國自行車進口最大宗
美國PeopleForBikes於4月3日舉辦網路研討會,該會合夥人兼Brumidi Group創辦人Charles Cooper於會中舉例說明,中國製自行車現在將面臨79%的關稅,其中包含34%對等關稅、25% 的301關稅和20%的IEEPA關稅。根據美國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進口自行車當中,有86%是來自中國。
對所有國家加徵的10%關稅於4月5日起生效,針對特定國家的徵收稅率自4月9日起生效。這些關稅不適用在生效日期及時間前已裝船並處於運輸途中的貨物。
取消中國小額包裹最低免稅額
川普政府於第二道行政命令中宣布,已設立徵收關稅的系統,針對先前享有最低免稅額的中國小額包裹開始徵收關稅。5月2日起,自中國或香港進口的商品,若價值為800美元或以下,將不再適用最低免稅額。將按照貨物是否以郵寄或其他運輸方式進口,區分為兩種處理程序,郵寄包裹將被徵收30%關稅或每件商品25美元的稅額,其他運輸方式進口的商品將依照適用的進口及繳納程序徵收所有適用關稅。
對電動自行車普及的影響
這些關稅肯定會對美國電動自行車市場發展造成影響,雖然該國這塊市場起步相對歐洲緩慢,但被視為重要的成長市場。PeopleForBikes近期一項調查顯示,去年電動自行車佔美國自行車市場營收達28%。該會政策顧問Matt Moore說明:「新關稅政策實施下,電動自行車的發展會取決於來源地。原本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自行車皆被課徵25%的301關稅,其他地區為0%。4月5日後,不管來源地為何,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都一律徵收10%的基準關稅。」
他接續說明:「4月9日後,針對各國的新對等關稅即生效,若為該日後自台灣進口的電動自行車,將被徵收32%關稅。行政命令當中明確指出,適用各國商品的10%基準關稅為額外加徵。我的理解是,假設某國零件原本被徵收7%關稅,往後就會變成17%。我們只能等到4月9日,看看這實際會如何執行。這之中的差異甚大,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加徵關稅還是新的基準關稅。」
車架產地決定原產國
自亞洲進口零件並於美國進行組裝的自行車品牌也難逃一劫。與歐盟不同,其進口稅取決於車架原產國,因海關認定車架即整車的原產地。
Matt Moore表示:「即便你將零件進口至自由貿易區,並使用這些零件來組裝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只要車架非美國製造,便避不了這些關稅。即便是透過自由貿易區輸出再進到美國市場,關稅仍以車架原產地來徵收,在商品進口時,不會再對以組裝成整車的零件徵稅。」
長期實施?
美國商務部長具有調整這些關稅的裁量權,調整方式將取決於各國的反應。Moore提醒道:「我認為普遍共識是,短期內不會有太多變動,美國政府正在觀察各國反應。企業應該考量這些關稅會存在好一段時間,未來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