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兩年前,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看似已迎來黃金時期,當時台灣成功將產業重心從傳統自行車轉向電動自行車。2022年,台灣電動行車出口突破百萬大關,出口量年年穩定成長。不過,2024年對台灣產業來說卻是最難熬的一年。儘管出口在6月達到高峰,但全年的月均出口量仍遠低於前一年水平。本社於去年12月曾報導,2024年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值估計面臨5億歐元的損失。
出口值成隱憂
雖然根據初步數據,5億歐元這個數字縮減為4.77億歐元,但對整個產業來說仍是一大打擊。全年電動自行車出口總值僅6.4億歐元,年減43%,亦較2019年減少19%。
台灣三大巨頭遇經濟衝擊
台灣三大自行車巨頭Giant、Merida和Ideal均表示,產量減少正對經濟造成衝擊。根據Giant Group 2024年每月營收報告,憑藉中國市場對競賽級自行車的需求回升,該公司成功將該年營收跌幅控制在7.4%。就台灣至中國的自行車出口值來看,這部分在過去數年間已大幅成長。海關數據顯示,從2022年4,900萬歐元增長至2023年1.21億歐元,並於2023年達到1.43億歐元的高峰。
2024年首三季,Merida總營收達新台幣238億元,年增5.8%。不過,利潤則年減15%。同期,Ideal Bike雖然營收年減32.5%,但該公司成功將虧損降低34.4%。Merida和Ideal皆未具體說明公司如何彌補電動自行車出口的最終損失。
歐洲市場暴跌
台灣電動自行車主要出口市場-歐盟在2024年進口的電動自行車量減少52%,數量從40萬輛降至19萬輛。自台灣進口至荷蘭的電動自行車數量從24.1萬輛減至11.5萬輛,年減53%。進口至德國的數量年減51%,進口至法國數量亦銳減55%,數量不到8,000輛。比利時雖然市場規模較小,但進口至該國的數量明顯驟減87%,從1萬輛減至1,30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