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量縮減47%

2024年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量縮減47%
根據出口數據顯示,台灣2024年電動自行車產量大幅縮減。照片來源/Bike Europe

台灣,台北-根據初步海關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在2024年出口的電動自行車數量減少47%。一年內僅出口近36.5萬輛,為2018年以來的最低紀錄。出口值亦同比減少43%,顯示供應鏈的經濟影響仍持續發酵。

就在兩年前,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看似已迎來黃金時期,當時台灣成功將產業重心從傳統自行車轉向電動自行車。2022年,台灣電動行車出口突破百萬大關,出口量年年穩定成長。不過,2024年對台灣產業來說卻是最難熬的一年。儘管出口在6月達到高峰,但全年的月均出口量仍遠低於前一年水平。本社於去年12月曾報導,2024年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值估計面臨5億歐元的損失。

出口值成隱憂

雖然根據初步數據,5億歐元這個數字縮減為4.77億歐元,但對整個產業來說仍是一大打擊。全年電動自行車出口總值僅6.4億歐元,年減43%,亦較2019年減少19%。

台灣三大巨頭遇經濟衝擊

台灣三大自行車巨頭Giant、Merida和Ideal均表示,產量減少正對經濟造成衝擊。根據Giant Group 2024年每月營收報告,憑藉中國市場對競賽級自行車的需求回升,該公司成功將該年營收跌幅控制在7.4%。就台灣至中國的自行車出口值來看,這部分在過去數年間已大幅成長。海關數據顯示,從2022年4,900萬歐元增長至2023年1.21億歐元,並於2023年達到1.43億歐元的高峰。

2024年首三季,Merida總營收達新台幣238億元,年增5.8%。不過,利潤則年減15%。同期,Ideal Bike雖然營收年減32.5%,但該公司成功將虧損降低34.4%。Merida和Ideal皆未具體說明公司如何彌補電動自行車出口的最終損失。

歐洲市場暴跌

台灣電動自行車主要出口市場-歐盟在2024年進口的電動自行車量減少52%,數量從40萬輛降至19萬輛。自台灣進口至荷蘭的電動自行車數量從24.1萬輛減至11.5萬輛,年減53%。進口至德國的數量年減51%,進口至法國數量亦銳減55%,數量不到8,000輛。比利時雖然市場規模較小,但進口至該國的數量明顯驟減87%,從1萬輛減至1,300輛。

續課5年的最終反傾銷稅及反補貼稅將依各公司而異。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文部份

歐盟續課中國電動自行車反傾銷稅5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以下簡稱執委會)於上週宣布,針對中國電動自行車續課反傾銷與反補貼雙稅,期限再延長5年。該會決定對各公司適用個別反傾銷稅率,稅率從9.9%(Giant Electric Vehicle)至70.1%(未配合調查公司)不等。

新《電池法》第11條規定中,電池拆卸及更換相關要求將自2027年2月18日起實施,即新法規上路42個月後生效。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文部份

歐洲新《電池法》第11條規定最新指引

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隨歐盟新《電池法》(Batteries Regulation)於2023年8月上路,自行車產業對於其中關於可維修性的第11條規定格外關注。歐盟執行委員會(以下簡稱執委會)現已發布指引,以促進落實該法規,並針對廣受討論的單顆電芯更換議題提供進一步說明。

比利時產業協會Traxio-Velo秘書長Paul Glorieux表示:「租賃業推動比利時市場成長。」照片來源/Bike Europe
中文部份

比利時產業協會Traxio-Velo:不當管理導致庫存過高,非市場問題

比利時,科特賴克(KORTRIJK)-在眾多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又面臨需求疲軟的歐洲市場當中,比利時是否為最有前景的市場?比利時產業協會Traxio-Velo秘書長Paul Glorieux在發布2024年市場數據時表示:「2024年對自行車產業來說並非危機之年。」

四名嫌疑人因計畫性偽造進口至荷蘭鹿特丹的自行車申報文件遭到逮捕。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文部份

中國進口自行車涉嫌逃稅,荷蘭當局逮捕嫌疑人

盧森堡,盧森堡市(LUXEMBOURG)-荷蘭當局逮捕4名嫌疑人,因涉嫌大規模關稅詐欺行為,該案涉及自中國進口的自行車,據聞詐欺金額超過700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