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y Mountain Bicycles提交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

Rocky Mountain Bicycles提交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
Rocky Mountain Bicycles在自主重組程序中,將保持完整營運。照片來源/Rocky Mountain Bicycles

加拿大,魁北克(QUEBEC)-自行車老牌Rocky Mountain Bicycles為進行重組,已申請美國《破產法》第11章。根據加拿大新聞媒體《Cision's Newswire》報導,該公司在自主重組程序中,將在加拿大《公司債權人安排法》(簡稱CCAA)之下保持完整營運。

Rocky Mountain Bicycles成為另一間受產業當前危機影響而進行業務重組的公司。就在釋出消息不久前,Pon旗下品牌GT Bicycles宣布進行重組也引發外界對該品牌未來的諸多猜測。

《破產法》第11章的財務細節

目前預計會根據CCAA法律來解決財務難題,不過很可能導致裁員。近期內便可得知該公司是否能夠保留位於溫哥華的研發中心,相關財務細節尚未公開。在撰寫本篇報導之時,其申請紀錄尚未列於CCAA網站。

該登山車公司於1991年在溫哥華成立,以扎根傳奇的北岸(North Shore)林道而聞名。1997年,該公司由法商加拿大公司Procycle收購。當Procycle陷入財務困難時,該公司重新定位品牌為Rocky Mountain Bicycles,並專注經營該品牌。其現行總部位於魁北克,研發中心則留品牌發源地-溫哥華。

歐洲據點

2023年,Rocky Mountain亦收購Bike Action,Bike Action為Dirk Janz成立的德國經銷商。自1988年起,這間位於德國羅德高(Rodgau)的公司便開始經營Rocky Mountain,最初於德國發展,而後擴大至荷比盧地區、奧地利、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和捷克。Janz於2020年卸任,在他帶領期間,Bike Action成為專門經營加拿大自行車品牌的公司,品牌如Syncros和Race Face皆是。

自2022年起,其德國團隊便完全專注在經營Rocky Mountain Bicycles及品牌在歐洲的分銷。

台灣自行車產業要如何應對2024年積累的財務損失?照片來源/Bike Europe

台灣電動自行車出口額估縮減5億歐元

台灣,台北-最新海關數據顯示,台灣供應鏈在2024年實際上過得很煎熬。台灣Q3電動自行車出口約75,000萬輛,與2023相比年減44%。7至9月出口至歐盟的電動自行車更是大幅減少55%,僅出口34,000萬輛。此外,今年台灣出口總值預估將縮減5億歐元。

自2017年擔任董事長以來,Bonnie Tu積極推動集團數位轉型,並主導於匈牙利及越南設廠。照片來源/Giant

Giant Group董事長宣布退休,新任經營團隊接班

台灣, 台中-Giant Group將以全新高階管理團隊迎接2025年,該集團董事長Bonnie Tu(度綉珍)將正式退休。集團董事會已通過人事案,推舉現任執行長Young Liu(劉泳昌)接任董事長職務,執行長一職則由現任品牌長Phoebe Liu(劉素娟)升任。此人事案將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

Accell Group於2024年開始執行節省計畫,合併兩座荷蘭廠並將部分現有產線移至Accell其他歐洲廠。照片來源/Tweewieler

Accell Group完成2023年財報,營收減10%但逐步恢復

荷蘭,海倫芬(HEERENVEEN)-根據Accell Group上週發布業務更新,市場仍充滿挑戰,現金流仍會是該集團的重點。其2023年財報已完成,營收減少10%,該集團執行長Tjeerd Jegen表示:「整體營運恢復進展順利。」

2024年前9月期間,台灣至歐盟的電動自行車出口量及出口額均大幅下滑。照片來源/Bike Europe

2024前9個月歐盟電動自行車進口量下降28%

荷蘭,宰斯特(ZEIST)-2024年Q3進口至歐盟的電動自行車數量有近20萬輛,幾乎與2023年Q3持平。2024年Q2進口量有所成長,市場呈復甦跡象,不過前九月總數量仍較去年同期減少28%。或許更重要的是,更高的進口額並未彌補進口量下降的部分,情況尚未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