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裁決:Beat Zaugg將轉讓其Scott Sport股份給Youngone

ICC裁決:Beat Zaugg將轉讓其Scott Sport股份給Youngone
根據ICC仲裁院的決定,Scott Sports Group創辦人Beat Zaugg將把他在「自己的寶貝」持有的少數股份出售給主要股東Youngone Corporation。照片來源/Jo Beckendorff

法國,巴黎(PARIS)-根據瑞士多家媒體報導,國際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簡稱ICC)位於巴黎的仲裁院就Scott Sports SA(或Scott Sports Group)所有權問題做出裁決。根據2月6日的裁決結果,仍為該公司共同所有人的Beat Zaugg,將把他在公司的47%股權轉讓給主要股東Youngone Corporation。

ICC的裁決可能為Zaugg和Youngone之間長期存在的紛爭劃下句點,兩方之間的爭端於去年升溫。回顧過去,該韓國公司於2015年將其在Scott Sports Group的股份增加至50.1%,成為主要股東。在Zaugg將這些額外股份出售給Youngone,並讓其成為主要股東後,兩間公司原本希望共同成長。Scott Sports Group旗下自行車與戶外用品品牌有Avanti、Bach、Bergamont、Bond Cycles、Dolomite、Lizard、Malvern Star、Powderhorn、Scott和Syncros。

後疫時期的關鍵問題?

當韓方必須對在後疫時期面臨財務瓶頸的瑞士供應商進行紓困,並注入1.5億瑞士法郎(約1.6億歐元)的臨時資金時,雙方便首次出現分歧。

近日,遽聞Youngone因Zaugg嚴重違反股東協議而向ICC提起訴訟程序。韓方要求購買Beat Zaugg持有的47%少數股權,而Zaugg則提出反訴。

拒之門外

去年,情況轉為失控。2024年3月29日,Youngone宣布更換Scott Sports Group執行長。如此一來,韓方等於是將這位長期支持Scott Sports Group的贊助人拒之門外,甚至更換位於瑞士吉維謝(Givisiez)總部的門鎖,讓他從此無法踏入。

Zaugg並未就此罷手,他向本社堅稱,他仍是Scott Corporation的主席,也是Scott Corporation和Scott Sports SA(或Scott Sports Group)的執行長。

雖然Youngone任命長期擔任Scott Sports Group副總裁的Pascal Ducrot和財務專家Juwon Kim作為該瑞士供應商的共同執行長,並自他們的帶領之下組建一個擴大的高層領導團隊,但當時律師們已忙著處理相關法律事宜。

ICC裁決

據說,ICC仲裁院裁定Beat Zaugg必須將其持有Scott Sports Group的少數股權出售給Youngone。瑞士媒體目前尚未針對該裁決的原因和依據做詳細說明。

據傳在2月6日裁決不久後,Youngone宣布有意透過董事會決議購買剩餘股份。不過,Zaugg持有的47%股權所能獲得的金額尚未確定,須待進一步計算。

在撰寫本文之時,本社皆未能聯繫上Beat Zaugg和ICC針對該事件做出回應。

美國2024年自行車進口總額下降,僅略高於10億美元。相較之下,2022年疫情爆發期間的「高峰」略高於20億美元。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文部份

2024美國自行車進口量回升但變數仍在

美國,華盛頓州(WASHINGTON)-在全球面臨關稅角力與貿易摩擦之際,2024年的美國自行車市場傳出好消息。美國海關最新數據顯示,該國常規自行車進口量自2021年驟降之後,再次回升。不過,由於中國為美國市場最大供應國,市場仍充滿變數。

Accell Group完成資本重組計畫。照片來源/Accell Group
中文部份

Accell Group完成資本重組程序後踏入新階段

荷蘭,海倫芬(HEERENVEEN)-Accell Group於去年11月獲得主要利益相關者的支持後,已完成資本重組程序。在該集團與多數利益相關者達成協議後,英國法院於2025年1月23日舉行聽證會並批准進行該項重組計畫,該計畫於上週正式完成。

網路上可以輕易查詢到購買改裝套件的通路、軟體設定微調或更改電動自行車設定等資訊。照片來源/CitizenCycle
中文部份

電動自行車產業反對非法改裝並呼籲維持現行法規

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 歐洲自行車產業協會於聲明中寫道:「在公共道路上騎乘改裝電動自行車可能導致嚴重的法律後果。」該協會旗下的各國單位及企業一致反對為提升最大輔助速度,以任何形式改裝電動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系統。

東南亞的自行車行業並非首次被指控涉及勞工剝削問題。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中文部份

法媒《世界外交》描繪台灣自行車行業黑暗面

台灣,台中-經常造訪台灣自行車工廠的人會注意到,有許多來自菲律賓、越南、泰國或印尼的技術工人,因此廠內通常具備多語言標示。法國媒體《世界外交》(Le Monde Diplomatique)一篇近期報導指出,他們發現台灣自行車行業存在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簡稱ILO)標準所判定的強迫勞動指標。